伊波拉已失控 美300志工急撤
至少729死 各國束手 香港憂病例入侵
2014年08月01日
疫情警報
美國醫生布蘭特利(右)在賴比瑞亞救護病患時僅有簡易防護,不幸染病。路透
【綜合報導】致死率高且無藥可醫伊波拉病毒疫情,在西非三國大爆發,奪走逾七百條人命,獅子山前晚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賴比瑞亞也宣布停課停班。全球關注疫情恐擴散至他國,「無國界醫生組織」警告,這波疫情為史上最嚴重,各國無整體對策,「情況已失控且只會更糟」。但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搭機傳染風險低,不建議飛航管制或邊界封鎖。
桃機防疫
伊波拉病毒引發各國警戒,桃園機場防疫不敢大意,入境旅客仍依規定量測體溫。陳啟明攝
這波伊波拉疫情自二月在幾內亞傳出,蔓延至賴比瑞亞與獅子山,迄今已有一千三百二十三起確診或疑似病例,七百二十九死;
另有一名美國人自賴比瑞亞返美途中,在奈及利亞確診染病後喪生。美國政府志工組織「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有兩名志工曾與死於伊波拉病毒的病患接觸,前天宣布撤離疫區三國境內三百四十名志工;協助對抗伊波拉疫情的基督教「善普施」基金會(Samaritan’s Purse)與國際事工差會(Serving in Mission)也自賴國撤出非必要人員。
善普施兩名美國醫生在賴國確診感染,病情嚴重但略有好轉。其中一人是三十三歲的美國醫生布蘭特利(Kent Brantly),他是由「善普施」基金會派往賴國支援,但不幸感染伊波拉,目前在首都蒙羅維亞隔離療養。他雖擔心自己病情,但強調絕不後悔到非洲行醫。
電影《危機總動員》描述對抗伊波拉病毒過程。翻攝3Dplayer.pl
賴比瑞亞宣布停課
獅子山總統柯洛瑪前晚宣布進入公衛緊急狀態六十至九十天,祭出隔離疫情爆發區、派軍警保護醫護人員、禁止非關伊波拉的會議、挨家挨戶追蹤疑似病患等。賴比瑞亞稍早宣布全國停課、非必需公務人員停班,為期三十天。
無國界醫生組織(Doctors Without Borders)主任詹森斯指出,實際疫情應比統計數字嚴重,因「多地都有人被感染,只是我們不知道。」該組織成員在當地常不受歡迎,因很多人不願相信自己或家人染上伊波拉。
據統計今年前五個月,疫區三國共一千六百多人訪港,平均每月逾三百人,故香港存在疫情入侵的隱憂。
香港前天誤傳有疑似病例引發虛驚,港府稱已做好防範措施。我內政部移民署昨稱,據統計,今年一至五月非洲地區扣除南非以外的來台人數為二千一百四十一人,去年為四千六百三十一人,但未細分各國人數,看不出來自疫區人數。
感染伊波拉病毒,恐致口腔出血。翻攝bellanaija網站
「搭機感染機率低」
儘管歐盟、英國、澳洲都聲稱已做好準備。但無國界醫生組織的詹森斯前天說,伊波拉疫情已失控且仍在擴散,「如果無法迅速改善,極可能有新的國家淪為疫區」。
國際間上月接連發生三起空難,民航業已受重創。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昨發聲明指,世衛(WHO)已確認,伊波拉病毒經體液接觸傳染,即使感染者搭機,傳染給其他乘客的機會也很低,WHO並不建議採取飛航管制措施。
皮膚有嚴重斑疹,也是發病症狀。翻攝absolute-news
國人未至西非旅遊
華航和長榮航空均表示,沒有飛航非洲航線,幾乎也沒有來自西非旅客,伊波拉病毒對航班運作無影響,航空公司會配合疾管單位發布的防疫公告進行防疫作業。雄獅旅行社副總經理游國珍指,國內旅客到非洲旅遊以南非的約翰尼斯堡、開普敦、及東非的肯亞、波札那為主要,沒有團體到伊波拉疫區旅遊,對台觀光旅遊不致有影響。
圖片6 / 8
伊波拉病毒影響人體部位
●初期
突然發高燒、嚴重乏力疲倦、頭痛、肌肉關節疼痛、喉嚨痛,易被誤診為流感、痢疾等病
●中後期
嘔吐、吐血、腹瀉、血便、皮膚起斑疹、肝腎病變、內出血、口鼻或生殖器等出血
伊波拉病毒。美聯社
伊波拉病毒。美聯社伊波拉病毒小檔案
●發現:1976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舊稱薩伊)及蘇丹首度爆發,以前者境內的伊波拉河命名,共431死
●病毒株:患者出現症狀後才有傳染性,有3傳染途徑
.接觸受感染血液、汗液、糞便等體液
.與感染者發生性行為
.未經防護接觸感染者屍體,包括處理或吃進森林中的猩猩、果蝠、羚羊、豪豬等動物
●潛伏期:2至12天
●療法:目前無疫苗與治療藥物,加拿大Tekmira藥廠研發的TKM-Ebola藥物臨床實驗受阻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HO、綜合外電
圖片8 / 8
西非疫情地圖 伊拉波病毒出血熱Q&A
Q:什麼是伊波拉病毒出血熱?
A: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是人及靈長類(猴子、大猩猩及黑猩猩)的嚴重致命疾病,病毒的起源未知,根據研究,果蝠可能是該病毒的天然宿主。
Q:如何預防伊波拉病毒出血熱?
A:
1.在流行地區,避免接觸或食用猿猴等野生動物。如須接觸動物應戴手套,食用動物製品(血液或肉)前應煮熟。
2.如須照顧病患,應配戴手套及防護裝備。病患禁止性行為,病患屍體應妥為埋葬。
3.因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典型,醫護照顧所有病患須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洗手、避免體液噴濺等。
註:更多QA資訊可上網查詢(tinyurl.com/lntljoy)
資料來源:疾管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