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閱經法

印光法師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

世欲讀書,絕無敬畏。晨起則不加盥漱,登廁則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頭。夜臥而觀,則與褻衣同聚;對案而讀,則與雜物亂堆。視聖賢之語言,同破壞之故紙,漫不介意,毫無敬容。甚至書香家之婦女,花冊皆是經傅;世祿家之仆隸,揩物悉用文章。種種褻黷,難以枚舉;積弊已久,習矣不察。若不特示禍福,決定難免褻黷,未曾得益,先獲大罪。閔斯無知,須預指陳。

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縱令得生人天,斷難高預海會。至於佛像當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銅鐵等看。

經典乃三世諸佛之師,如來法身舍利,亦當作真佛看,不可作紙墨等看。對經像時,當如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能如是,則無業障而不消,無福慧而不足矣。

現今士大夫學佛者多,然率皆讀其文,解其義,取其供給口頭,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於恭敬志誠,依教修持者,誠為難得其人。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哀哉!

禮誦持念,種種修持,皆當以誠敬為主。誠敬若極,經中所說功德,縱在凡夫地不能圓得,而其所得,亦已難思難議。若無誠敬,則與唱戲相同,其苦樂悲歡,皆屬假妝,不由中出。縱有功德,亦不過人天癡福而已;而此癡福,必倚之以造惡業,其將來之苦,何有了期!

曰誠,曰恭敬。此語舉世鹹知,此道舉世鹹昧。(某某)由罪業深重,企消除罪業,以報佛恩,每尋求古德之修持懿範,由是而知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秘決。故常與有緣者諄諄言之。

至於閱經,若欲作法師,為眾宣揚,當先閱經文,次看註疏。若非精神充足,見解過人,罔不徒勞心力,虛喪歲月?

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淨三業。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朗誦,或止默閱。或拜佛後端坐少頃,然後開經。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閱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六祖謂,但看金剛經,即能明心見性,即指如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諸大乘經,皆能明心見性,豈獨金剛經為然。

若一路分別,此一句是甚麼義,此一段是甚麼義,全屬凡情妄想,卜度思量,豈能冥符佛意,圓悟經旨,因茲業障消滅,福慧增崇乎?若知恭敬,猶能少種善根,倘全如老學究之讀儒書,將見褻慢之罪,嶽聳淵深。以善因而招惡果,即此一輩人也。

古人專重聽經,以心不能起分別故。如有一人出聲誦經,一人於旁攝心諦聽,字字句句,務期分明。其心專注,不敢外緣一切聲色。若稍微放縱,便致斷絕,文義不能貫通矣。誦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攝,亦能誦得清楚;聽者惟聲是托,一經放縱,便成割裂。若能如此聽,比誦者能至誠恭敬之功德等。若誦者恭敬稍疏,則其功德,難與聽者相比矣。

今人視佛經如故紙,經案上雜物與經亂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蕩,身或搖擺,足或翹舉,甚至放屁摳腳,一切肆無忌憚,而欲閱經獲福滅罪,唯欲滅佛法之魔王,為之證明讚歎,謂其活潑圓融,深合大乘不執著之妙道。真修實踐之佛子見之,唯有黯然神傷,潸焉出涕,嗟其魔眷橫興,無可如何耳。

智者誦經,豁然大悟,寂爾入定,豈有分別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寫法華經,一心專注,遂得念極情亡,至天黑定,尚依舊寫,侍者入來,言天黑定了,只麼還寫,隨即伸手不見掌矣。如此閱經,與參禪看話頭,持咒念佛,同一專心致志。至於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貫通之益耳。明雪嶠信禪師,寧波府城人,目不識丁。中年出家,苦參力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其苦行實為人所難能,久之大徹大悟,隨口所說,妙契禪機。猶不識字,不能寫,久之則識字矣。又久之則手筆縱橫,居然一大寫家。此諸利益,皆從不分別專精參究中來。閱經者亦當以此為法。

閱經時,斷斷不可起分別,自然妄念潛伏,天真發現。若欲研究義理,或翻閱註疏,當另立一時,唯事研究。當研究時,雖不如閱時之嚴肅,亦不可全無恭敬,不過比閱時稍舒泰些。未能業消智朗,須以閱為主,研究但略帶;否則終日窮年,但事研究,縱令研得如撥雲見月、開門見山一樣,亦只是口頭活計,於身心性命、生死分上,毫無干涉。臘月三十日到來,決定一毫也用不著。

若能如上所說閱經,當必業消智朗,三種情見,當歸於無何有之鄉矣。若不如是閱經,非但三種情見,未必不生,或恐由宿業力,引起邪見,撥無因果,及淫殺盜妄種種煩惱,相繼而興,如火熾然。而猶以為大乘行人,一切無礙,遂援六祖心平何勞持戒之語,而諸戒俱以破而不破為真持矣。甚矣,修行之難得真法也!

所以諸佛諸祖,主張淨土者,以承佛慈力,制伏業力,不能發現耳。當以念佛為主,閱經為助。『若法華,楞嚴,華嚴,涅槃,金剛,圓覺。或專主一經,或此六經,一一輪閱,皆無不可。而閱之之法,斷斷不可不依吾說,而苟且從事。致令不思議利益,由肆無忌憚並分別妄情而失之。豈不哀哉!』

夫如來滅度,所存者唯經與像。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視作真佛,即能滅業障而破煩惑,證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視之,則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褻之則無過;若以褻土木金彩之佛像,則其過彌天矣。

讀誦佛經祖語,直當作現前佛祖為我親宣,不敢稍萌怠忽。能是如者,我說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徹證一真。否則是遊戲法門,其利益不過多知多見,說得了了,一絲不得真實受用,乃道聽途說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寶分中,皆存實敬,不徒泛泛然口談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談一屈字,況實行乎?

【節選自《印光大師文鈔嘉言錄·勉居心誠敬》電子版】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佛恩師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歲次己丑 十二月十二日農曆十月廿六日

修心 修什麼  修簡單心 不染著

    盡心 盡什麼  盡其在我 福慧修

    講課 講什麼  講求根本 體悟說

    辦道 辦什麼  辦中修正 意身口

    渡人 渡什麼  渡己惡習 德攝受

    精進 精什麼  精神一貫 自律有

     吾乃

  爾師濟公  今奉

母命 附至塵東  已恭參

母容 再問一聲  傻徒否平安

  悲歡離合任隨緣瀟灑 擦乾淚再重新出發

  酸甜苦辣歷成長覺發 振脊樑再邁開步伐

  讓那秋雲隨風飄 濟公徒兒心胸闊達

  雖然偶有心傷亂如麻 有師陪伴徒兒不要怕

  攜手互牽拉 無你我他 分別對待放下

  讓溫情遍滿塵沙 處處是慈悲喜捨菩薩

  攜手互牽拉 修辦道呀 同心法舟來駕

  息妄掃嗔修寶塔 願徒兒各個幸福添加

   調寄:城裡的月光 語寄:願徒兒幸福添加

徒兒當知:

  一步一腳印 何來考折磨

  心性若不修 無功苦死受

  爾們算砥柱 亦算堪中流

  上天一法器 乘愿化九州

  順逆智慧謀 隨緣不忮求

  虛心否受教 我執惹災禍

  為法否忘軀 自私空結果

  光圖表面作 惑業怎轉撥

  此時天不容 魚目混珠有

  天時催逼迫 急得師焦愁

  道真冤孽緊 善惡分兩頭

  徒兒再矇矓 末劫一併收

  覺醒再覺醒 力爭向上游

  一勁參天秀 忍辱含和修

  跌倒勿餒縮 孤寂煉真佛

  重拾初衷走 徒兒們加油

  好嗎?

【活佛師臨壇白話訓】

  為師來問一問徒兒:徒兒來開法會是為了什麼啊?

是想要精進的充實自己?要讓身心更安頓?還是來這應付點傳師?

有來就好,有個交代;應付自己,也應付仙佛嗎?

  徒兒,修道是不是為了自己的性命大事啊?

不管是來開法會,還是參與佛堂的各種班程,為師來問啊!

徒兒聽了那麼多的道理,是為了什麼?分析別人的過錯更加的精闢?

還是努力反省找出自己的過錯啊?

  常言「修道修心」,這大家眾所皆知,而

且能夠朗朗上口的一句話,但是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用心的去體會?

修辦這一路來無論是修道時間的長短,還是對道場的付出與用心,

想想看為什麼這些年來的修道結果,

卻是和沒有修道的凡夫俗子沒有兩樣?為師問啊!

  徒兒,脾氣真的改了嗎?心量真的大了嗎?

計較不平真的去除了嗎?真的認理實修了嗎?

真的虛心受教了嗎?真的事事反求諸己了嗎?

  如果這些都沒有改,豈不是「整欉好好(台語)」。

我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努力在修辦道上,

到最後的結果,卻是回到原點,徒兒,你說,這樣值得嗎?

一、修道最怕的就是「應付自己」

  不是將來回去跟 老母娘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修到最後,讓人看笑話,瞎胡鬧一場!

枉費仙佛的慈悲、辜負前人的德恩,

就連前賢們的用心良苦栽培,徒兒都不把它當成一回事,

這將來如何能夠真正的歸根復命,達本還源呢?

  為師問:修道會不會愈修愈累啊?會不會愈修,負擔愈重?

這是一個問題啊!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心啦

  我們的心不再檢討自己、省察自己,

而是不斷的在「人」、「我」上計較,

執著功德、分別對待、驕傲、嗔恨、嫉妒。

不斷的在「人」、「我」上打轉,不停的磨擦,擦出惱怒的火花。

這樣修道怎麼能夠歡喜自在、安頓身心?怎麼能夠愈修愈快樂呢?

  徒兒都是講歸講、做歸做,言行不一,表裡不合!

難怪,一點「提升」也沒有!一點「涵養」也沒有!

一點「謙恭」也沒有!一點「長進」也沒有!

一點「豁達」也沒有!一點「穩重」也沒有!

什麼都沒有成長!

徒兒憑什麼,想替為師分擔、分憂、分勞?

又憑什麼,要讓千萬人了脫這苦海汪洋?

憑什麼,要讓千萬人的九玄七祖一起沾光?

二、修道最怕的就是「光說不練」、「虛心假意」

  心一虛,「業」纏;意一假,「魔」入。

徒兒再不痛下決心、回心轉意,天時還很早嗎?

還要躲在為師的保護傘下多久?

再不好好的擔當起我們的天職責任,

緊握金線、修己了愿,就真的是來不及啦!

  我們別說那麼遙遠,那是上天的事。就說說咱們自個兒吧!

不知道自己的業力什麼時候討上門來,

將來我們又憑什麼要和業力將功抵罪?

徒兒,受了道場那麼多的恩,

長大了是不是就該要懂事一點呢?

  受了那麼多的恩,就得要發揮所能,

善用所長的讓千萬人沐浴在天恩的浩蕩,

你們大家願意嗎?(願意)既然願意,

咱們就得要「吃苦了苦,受了氣,也不怨天尤人喔!」記住這句話!

「講課講什麼?講求根本體悟說」

  沒體悟,再怎麼講,也講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

為師問你們:什麼叫做「懂事」?是去懂一些「是非」,

然後「搞一些人事」、「影響道場的和諧」、「破壞佛規的禮節,

讓許多人對道失去信心、斷離金線」,是嗎?(不是)

  還好,徒兒還懂得分辨是非,

想想看我們從以前的渾渾噩噩,到今天的擔任天職,

在這個過程當中,

我們學了許多做人處世應該要有的修養以及應對進退的拿捏,

也聽了很多的道理,建立了人生正確的價值觀。

  但是這時候,徒兒會不會覺得:

我長大了,翅膀變硬了,就開始自以為是,自用自專?

看點傳師無能、講師油條、壇主不擔當、辦事人員不精進、

一般道親什麼都不懂,就瞧不起他們,

就用「自以為是對的」那一套去做、去修、去改、去辦。

完全不把前賢放在眼裡,就是不把為師放在心裡!

不跟人家配合、不跟人家溝通,不跟人家妥協,

成為道場上的一個頭痛人物。

影響道場的清淨、影響道務的運作,

影響道親對道的信心和熱忱。

  徒兒啊!

咱們修道是要成為千古的罪人,還是萬代的聖人呢?

咱們修道的決心是什麼?

是「一世修,一世成」;

而不是「一世修,萬世沉」,「沉淪」的「沉」啊!

三、修道最怕什麼?自以為自己很行,很有能力!

  對於那些反應慢、學習差、糊塗的人,

就在一旁冷笑,看他們笑話,看他們出糗,一點同理心也沒有。

有一句話說「有才無德,易招魔。

孔夫子也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意思是說,一個人有像周公那樣好的才能,但是,

假使他犯了「恃才傲物」、「心量狹窄、自私自利」的雙重毛病,

即使他還有其它的能力才華,也不值得一看啊!

為什麼?因為在「根本」上,就已經「缺德」了!

  徒兒,你們個個都是護道先鋒,

培「德業」是我們修道人的第二生命,

更是一輩子所必須該做的功課。

德若不培,難顯道尊;德若不培,難擔大任;

  德若不培,難轉命運;德若不培,難改氣質;

  德若不培,難轉法輪;德若不培,難登聖域;

  德若不培,難回理庭;德若不培,隨業沉淪。

  上自點傳師,下至一般道親,凡是想要修道的人,

都得「時刻培德」,涵育每一個當下「身、口、意」的清明。

  這重不重要?

遇到了事情,我們的「奇摩子(台語)」就會不好,

所以說,這樣能清明嗎?道在哪裡?

日常生活當中,處處是道場,是不是這樣?既然如此,

為什麼,一句話,就可以讓我們難過沮喪、火冒三丈?

為什麼,一件事情,就可以讓我們斷信生疑、怨恨惱怒?

為什麼,一個念頭,就可以讓我們是非顛倒、固執不通?

  這就是因為徒兒修道,老是為自己找一大堆的藉口,

不能下很大的決心找出自己的過錯。

 為師一來就問徒兒,我們為什麼要聽課?

聽課,是要找出自己的問題,這就是「反省」。

「細節」反省,容易不容易?(不容易)

我們承認過錯的當中,心就會愈清。就是因為我們都不承認啊!

心愈清,就能夠找出自己更多的問題。

  但是人往往都是怎麼樣啊?一口咬定,都是別人的錯!

都是別人的問題!都是別人的不負責任!都是別人的不小心!

都是別人的沒修養!都是別人的太雞婆!

完全跟自己絕緣,沒有關係。

  有了這樣的想法,就是起了一種「嗔心」,

我今天會落到這個地步,都是前賢害的!都是道場害的!

不檢視自己,一昧的批評、沮喪,這也是一種「驕慢、愚昧」啊!

  徒兒,我們還不反省自己,還在怪罪別人,

要修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回去呀?

  為師問,「修道的功夫」是什麼?「反省」!

而「反省的基礎」就是「不要騙自己」。你們是不是常常在騙自己呀?

就算有「再高的地位」、「再好的能力」、「再多的經驗」,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什麼?我們的「智慧」是否能夠發露出來!

遇到了事情,第一時間出來應的,是「智慧」,

不是情緒、面子。是「智慧」、「道心」用事。

就不會繼續從「業」上去走。

  徒兒都知道,咱們修道是希望能夠為自己多「了」一些冤業;

但是,反觀自己的「身、口、意」,

是否能夠真正的為我們消冤解孽?

多行功立德、廣結善緣,能夠減少惡業發生的頻率。

但是徒兒,我們是真的在「行功立德」,還是在「行攻利得」?

如果我們修道總是

「專攻人家的弱點、缺點」、

「專攻一些是非八卦」、

「專攻感應、術流動靜」。

要不,就是只做表面,

「希望得到前賢的認同,得到前賢的重視,

得到人家的讚美,得到人家的掌聲,

得到重要的職務,得到人家的肯定…」。

修道的目標方向錯了,

那為師也可毫不諱言的說,在

道場一輩子,卻是「苦死無成」,

這是我們大家要戒慎恐懼的。

四、修道最怕什麼?「漸變」

  不知不覺的在變啊!沒有一顆「察覺」的心。

懺悔了,又犯,有沒有用?

地位高、能力強、道齡高,經典體悟深,

但是往往最容易變啊!

我希望人家聽我的,人家不聽我的,我就不高興。

他來了,我行功了愿的機會就少,就找他的毛病批評他,

怕別人比我還出鋒頭,就打壓他,誤人子弟、埋沒人才。

要不然呢?就喜歡標榜自己的能力,

自己講得很高興,人家卻聽得好煩,

這是什麼?驕傲!

  要不,就是做錯了事,找謊言來交代,

把責任推給別人,找一個替死鬼。

要不就是分你是你、我是我,

這樣分別心、對待心未免也太重了吧!

徒兒,大家都是一母之子、一師之徒,

更是同一個前人的後學,有什麼好分、有什麼好計較?

如果這些重大的過錯、毛病再不改,

將來回去關「天牢」,要不,就是打入「無間地獄」,

這難道是我們所希望的嗎?

不希望,徒兒就得要從根本處趕緊的修修自己啊!

  咱們是「承上啟下」的橋樑,更是「尊師重道」的榜樣。

前賢交代於我們一些事,咱們一心全力以赴去做,

如果這其中又參雜著個人的偏見、傲慢、執著在裡頭,

這一念之差,即墜深淵,

這一念之差,不知又要誤了多少眾生的慧命。

  所以徒兒,我們修道,

是要「看重自己」,而不是「標榜自己」;

是要「自信」,而不是要「自負、自傲」;

是要「謙卑、涵養」,而不是要「矯柔造作」;

是要「精進」的鞭策自己,而不是「柔軟」的放棄自己。

  如果徒兒,修道真能夠「樂天知命」,那就理應當「樂道不疲」。

  就是因為徒兒,

知了命,卻又不甘願、不接受;

立了命,卻不恆久,斷斷續續。

難怪呀!愈修,愈累;愈修,愈無力;愈修,愈吃力!

  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於誰?自己。

因為我們不能夠認性為我、認理為真。

把這個「假」的,給認「真」了!

  該面對的,就拿出我們的「勇氣」來面對。

光有「勇氣」還不夠,還要有「慈悲」、「智慧」才能夠克服難關

善了每一次不好的因緣,咱們要一世修、一世成,徒兒就得要加油!

  沒有大決心、大志向、大智、大仁、大勇,

如何能夠大死大活一番呢?

  有一句話說:「萬緣一生,業緣聚集。」

要知道世人為什麼永墜六道輪迴之中,

就是因為這個世情、親情、感情用得太深、看得太重,而無法自拔。

徒兒想想看啊!用這樣的心能夠修辦道嗎?

所以聖人才說:「煉透世情,才是修行。」什麼意思?

就是徒兒身在這紅塵之中,

每天所接觸的都是凡塵事、凡間事,

而一個修道人,能夠在此塵緣中看開、放下,

更進一步的藉境煉心、藉凡修聖

修的脫胎換骨,一塵不染,這就是修行。

  徒兒,真正的道心,是不著「人情」的,

不會因為世相的變化而有所動搖。

要知道,天底下沒有難丟、難捨的事情,只有能不能看淡的問題,

咱們修道人清心寡欲,何來的煩惱、何來改不了、放不下?

  時間不多了,徒兒要快馬加鞭的趕上臨門一腳啊!

好不好?(好),徒兒大家先請坐下來。

讓你們坐,就得要坐有坐相,別東倒西歪的,自律自己。

  試問,一個人最大的失敗原因是什麼?

就是對於自己的能力不敢充份信任,

甚至於會認為自己一定失敗、做不好、講不好。

其實一念之間,能不能夠做得到,是不是就在我們的念頭,

一念之間而已,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

成道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能力」,而是「熱忱」

  成道的古聖先賢都是一心一意投入修辦的人。

但是,徒兒,也得要認知,

「修」,不只是在道場修;

「辦」,不只是在佛堂辦;

「道」,在日常生活當中。

「是真佛,只論家常」,處處是道場,在二六時刻。

不管是在家庭、在職場、在學校、在社會,

徒兒能夠「佛心」作用,「道心」運用,「天心」展用

那為師相信,徒兒們的人生,一定能夠過得安穩踏實。

  那你們有安穩踏實嗎?(沒有)

這是不是就是我們的問題啦?

修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為,好,還要更好;棒,還要更棒!

如果因此修道而自我滿足,停止了腳步,當心「不進則退」。

修道,不是要去和人家比,人比人,氣死人啊!

贏了別人,而卻輸了自己,這才不是一個真正修道的人。

修道,是要一次又一次的戰勝自己、突破自己、克服障礙,

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自我成長的喜悅,

以及更上一層樓的成就感。

  「更上一層樓」是修道人力爭向上、精進修辦的具體目標。

人啊!不能與人比,要與自己比,與自己的過去比,

才能激發潛力、增添智慧,日日有所長、日日有所增進,

日久是不是就見功夫?尤其現在是萬教齊發、百家爭鳴的時代。

徒兒啊!要穩住信心,穩住我們修辦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什麼?

多用點心涵養自己,充實自己吧!

再不充實涵養自己,我們如何能夠跟得上這個時代腳步呢?

咱們要以不變應萬變啊!

  修道路長不長?就像是一列火車一樣,是不是?

有多少的眾生等待著你們去接引,

我們也曾經被接引過啊!所以我們也得要去接引別人,

就像為師沒有放棄過徒兒一樣。

徒兒,你們也別放棄自己、放棄別人,好不好?

第一點「修心」,修什麼?修「簡單心」,不染著。

  咱們修道是不是要改毛病、去脾氣?

要知道積羽能沉舟,滴水能穿石,

繩鋸能斷木,蟻穴尚有潰堤之患。

  徒兒,不要認為,小小的習性,沒關係!

不要認為,自己的稟性,有在改!

積少成多的話,是會障我們修道、斷我們慧命的!

我們還能夠再苟且下去嗎?

  「修心」是要修回我們一顆「赤子之心」,

在複雜的環境中,保有一顆「簡單心」。

什麼叫「簡單心」啊?就是在我們的臉上,從來沒看到生氣,

在我們心裡,從來沒有一點介意的念頭。

徒兒,要是修道,能修到如此,「才算是有點功夫」啊!

  為什麼能夠「不生氣」?懂得懺悔、感恩、常懷歡喜心。

  為什麼能夠「不介意」?心量寬大、懂得寬恕、包容。

  那這時候就該要問一問自己啦!我們是不是「常常生氣」?

是不是常常有許多「介意」的念頭?這就是「徒兒修道都還不及格」!

還不痛下決心改變自己,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第二點,「盡心」,盡什麼?「盡其在我,福慧修」。

  我們修道「盡心」是為了什麼?贏過別人?強過別人?

展現自己的能力?處處和人作對?心中還有分別?做事還在計較?

台上講一套,台下亂七八糟?這將來如何能夠報天恩、了己愿呢?

  徒兒,我們「修辦道盡心」,

是為了「自己的生死大事,也願天下眾生能離苦得樂」。

所以,我們要忍人所不能忍者,行人所不能行者。

  所以,我們要吃苦了苦,受了悶氣,也不怨天尤人。

要知,「任勞」而不「任怨」,無「德」;

「任怨」而不「任勞」,無「功」。

  時時警惕自己,為師可不希望徒兒修道修到最後,

卻只剩下這四個字:「無功無德」。

第三點,講課講什麼?「講求根本--體悟說!」

  所謂「打鐵不離砧,講道不離自性。」

用「人心」所講出來的,是「知識」;

用「自性」所講出來的,是「體悟」。

  「體悟」接近「道」,好比「人生真諦」,所講的是感受。

「道之尊貴」,所講的是感受,但是感受總不能一樣吧!

冷飯炒來炒去,就連你下一句話要講什麼,人家都能答得上來,

所以徒兒要砥礪自己,時時要自我提昇。

  體悟能夠觸動人心,知識人家聽一次就不想再聽了,

既然如此,體悟是怎麼來的?體悟是從修辦道當中的歷煉,

以及反省改過的功夫所得來的。

這時候,我們就得要反問自己了。

徒兒,我們修道有沒有體悟啊?寥寥無幾,

你瞧,一天過一天,發生了事情,也不從心性上去做反省做調整,

每天渾渾噩噩,也不充實自己、精進自己、鞭策自己。

這豈不就成了「吃了米(台語)」的修道人,

愧對 上天賦予你們的天職,修道對我們的生命一點幫助都沒有,

徒兒如何能夠了愿還鄉,我們大家都知道,「愿不能了,難把鄉還。」

這句話印在心上,時時刻刻督促自己。

第四點,「辬道」辦什麼?「辦中修正--意身口」!

  徒兒,你們在「辦道」,還是在「辦事」?

辦事,辦完了,就沒事!有了缺欠不足,也不檢討改進!

你瞧,「每一次都缺欠」、「每一次都不足」、「每一次都不圓滿」,

這就是「不長進」,破車擋路!

咱們是要在辦道的過程當中,去發現自己的習性所在,

這才是修道的最佳機緣啊!

情緒不好,感受到「人心」一起,就得要趕緊把它給降伏,

發現自己煩躁,「一煩躁,就反省」;「一計較,就反省」;

「一執著,就反省」;「一對待,就又省」;「一自以為是,就反省」。

反省自己改變,改變了就得到體會啊!這樣的修道才「得力」啊!

  「修道得力」,在辦道處理事情的過程當中,就會更加的細心、

圓滿,如此才能夠真正的引導自己走上一條「解脫的路」啊!

所以徒兒,反觀自己,我們是不是真正的走在一條「解脫路」呢?

不要給為師答案,爾們自個兒心裡有數。

第五點,「渡人」渡什麼?「渡己惡習德攝受」。

  徒兒,我們只渡人,而不渡己,很容易就被人家給渡去。

修道不是只求天天聽道理,而是在聽聞的當下,印在自己的心上,

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出來。

渡化眾生,也不是叫你天天老往外去跑,而是渡化當下,

徒兒是否有迴光返照,也順道渡化自己眾生呢?

爾們大家都是 上天的人才,但是,要成材,就得要「以身示道」啊!

天不言、地不語,修道人言語行為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

人家會說:「這個道好!」不用多說什麼,自然會跟你修去。

那徒兒做不好的話呢?是既修行,又謗佛,謗什麼佛啊?

就是謗爾們自個兒的「自性佛」。你瞧,第一,就不敬仙佛,

往後的修道路就很容易入旁門、半途而廢,豈可不慎乎!

  道,超乎言語,最重要的是如何來「培德」,

咱們要「以德服人」、「以德化人」、「以德報怨」,

最重要的是要「以德報恩」。朝著「修真行正」去做,

別忘了「修真行正,萬教歸一」。

第六點,「精進」精什麼?「精神一貫自律有」!

  什麼叫作「自律」?(…)好!一個都答不上來,

可見得徒兒平常都沒有管理、約束自己。

散慢慣了,是不是就覺得,

「修道」麻煩、「辦道」麻煩、「佛規」麻煩、「禮節」麻煩、

「來佛堂」麻煩、「講課」麻煩、「值班」麻煩、「打掃」麻煩、

「獻供排班」麻煩、連「穿個制服」都嫌麻煩了,

就連「參辭駕」也麻煩!

  徒兒,為什麼我們無法精進?下面不是告訴你們了嗎?

「沒精神」,為什麼沒精神?就像你們現在有的開始已經沒精神了!

為什麼「沒精神」?因為「沒志氣」;

為什麼「沒志氣」,因為「自暴自棄」!

  為師有放棄過你們嗎?

如果放棄了,為師今天也不會來,也不會講如此重的話。

徒兒啊!該要振作自己,別再放棄自己了!

修道是要在人群當中去修,而當我們走入人群中時,

又忘了「自律」的功夫,這豈不是和凡夫俗子沒兩樣嗎?

  看到外在的不圓滿,也就是反射出我們心性上的不圓滿,

這時候我們就得趕緊地把心給靜下來,反求諸己。

一個想要修道的人,要懂得自己管理自己,

無論身在何處、做任何事,都不會被環境遭遇所左右。

那為師問:「管理自己,是管理什麼?」

就是不要讓那僅存的一點「道心」,又讓它恢復為「人心」了!

  總之,徒兒修道要「有始有終」。

「知而不學」,為「無緣」;「學而不實」,為「無份」。

  為師別無所求,只希望徒兒來大家能夠有緣又有份,

因此踏實一點、老實一點修辦道好不好啊?(好)

  以上這六點,徒兒時常拿來勉勵自己、砥礪自己。

其實為師看,有時候徒兒都是自己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唉呀!我這件事沒有做好,課沒有講好,前賢一定認為我能力差!」

諸如此類的。徒兒啊!你們在辦道、學講課當中,

要試著讓自己的心回到原點,回到出發心那一點,

不管是扮演什麼樣的職責、角色,

我們為的都是眾生,只求付出,不求任何的回報,

只是每一個人的動作、方法、角度不同而已,只要能夠抓住那一點,

不管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擔任什麼樣的職務、講什麼樣的課,

一定都能夠盡善盡美。因為最重要的,

我們努力過、充實過、精進過,負責過,不是嗎?

除非這些徒兒都沒有做到,那就另當別論了。

  看重自己也是無形當中的一種助力,

所以我們還能夠放棄自己嗎?還能夠再懷疑自己的能力嗎?

(不能)要記著你們今天回答為師的這句話,「不能」,好不好?

  徒兒,要知道,

人生沒有層層的「困難」,就無法展現其「深度」;

沒有各種的「打擊」,便無法展現其「廣度」

由此可知,「困難」是意志的試金石,

處困難中,才能使人產生智慧,

而一個飽受困難打擊,且能夠耐得住風霜的人,

才能夠展現出他的耐力與火候。

而最好的修行典範是誰啊?最好的修行典範就是爾們的前人

  那徒兒,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這些年來在修辦過程當中,

為什麼我們責任擔不起、愿不能了、心性沒有提升?

我們總是找了一大堆的理由來為自己辨解。

要知道,在「真理」的眼前,沒有「理由」這兩個字;

在「聖佛」的眼前,沒有「困難」這兩個字。

  為什麼我們有理由、有困難?

第一、看不透世間的牽纏

第二、悟不透生死大事

第三、不知道修行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們修道所講求的是什麼呢?

講求的是「根本」,講求的是「德行」。

我們的根若紮的不穩、紮的不深,考驗就越多。

這樣如何要讓千萬人安穩的直上?都自身難保啦!

  徒兒,「內在的反省,是外在行功的基礎」,

我們還要本末倒置多久?君子務本,本立而後道生。

本固枝榮。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徒兒!難道希望自己修個「糊塗道」嗎?(不希望)

咱們就得要從根本處下手,好不好?

咱們要像這佛燈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喔!

  「徒兒再矇矓,末劫一併收」被誰給收去啊?

被爾們的業力、債主給討去!所以「道真冤孽緊」,還不快馬加鞭!

糊裡糊塗!到時候才來求為師,無功無德!還要靠為師多久啊?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懂了嗎?

但是,為師總是看有許多的徒兒,

在佛堂,是一個樣子;出去,又是一個樣子;

在家裡,又是另一個樣子。

  徒兒啊!你們到底有幾張的假面具?

你們把你們自個兒的真面目藏到哪裡去了呢?

我們修辦道是要「言行合一」、「內外一致」,

這樣不言也有莊嚴,不說話也有莊嚴啊!是不是?

徒兒想要精進,不想要墮落,就得要有一種想提升的心。

徒兒有沒有想要提升?人生苦海,吃的苦已經很多了,

如果這時候心還想退縮,那麼,之前所吃的苦豈不是白費了嗎?

五、修道最怕的,就是白來這人世間一趟!

  我們別老是在恩怨情仇裡打轉,

別老是在「是與非」、「對與錯」裡打轉,

大家要合成一氣,趕緊的為三曹大事打轉打轉,這才是智者。

其實只要「各區一團結」、「上下一團結」、「道場一團結」,

自然不就沒事了嗎?

  為什麼道場裡總是有許多的「是非問題」?

因為,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是對的!

「主見太重」、「意見很多」、「不服從」、「沒有團體觀念」、

「不顧大體」。你說,這一盤散沙,能夠辦出個什麼樣的事情來?

徒兒,我們別老是去指責別人,該要修修自己的「內德」了!

  為師也看到很多的人總覺得,為什麼我這個逆境還沒完,

又有另外一個逆境來?我還沒走過,為什麼又來了一個?這

個考驗還沒完,為什麼又有一個考驗來?

  這徒兒就得要檢討自己了,我們的進展太慢了!

第一個問題困難還沒解決,又來了第二個,

這就表示你們的「精進力」不夠了!

「真正的衰退」,不是白髮和皺紋,而是停止了「學習」與「進取」。

徒兒,你怎麼樣看待自己,我們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雖然說,我們修道,不能夠有「傲氣」,但是,

也不能夠沒有「骨氣」,不能夠沒有「志氣」啊!

  有一句話說「修道本無事,自己心擾之。」

但是徒兒,你們是最幸運的一群,當你們有苦的時候,

 上天都會暗中撥轉、暗中點醒,甚至還不忘時時給予你們關照。

只是徒兒有時候會很不在乎,如果修道到這個時候,

我們有一種很不在乎的心,那麼我們之前所努力的就白費了,

前功盡棄,落了個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到那時候才來怨仙佛的不慈悲,是嗎?

我們希望最後的結果是這樣嗎?當然為師也更不希望,

但是,為師看見徒兒一受到了挫折,心就冷,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啊!

人生,誰沒有考驗,兩顆石頭互相敲擊也有聲響,

我們的手碰到石頭也會有痛的感覺。

  但是徒兒,我們不能夠光只想到痛,

要想,為什麼這個石頭會碰到我的手?

我們別老是要求別人要配合我,應該要要求自己,

為什麼我會和他合不來?要求自己,世界才有完美的一天。

「小同」都做不到了!還談什麼「大同世界」的理想呢!

  徒兒,要拿出自個的良心,從根本處去調整自己,

如果我們再混日子、混時間,混到最後業力找上門來,

到那時才來臨時抱佛腳、臨渴掘井,就真的是來不及啦!

別再做表面功夫,也別再跟自己混了,好嗎?

  為師送給你們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這是每一個修道人一句很重要的座右銘,

孔夫也也說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徒兒,你們是哪一種人啊?

在每一個起心動念的當下,便可大事分曉。

佛性的作用,是一顆「覺悟的心」,

常去找出自己的問題,提昇自己的反省能力。

徒兒要想,講課能不能夠幫助我修道?為什麼會越講越沒有東西?

因為沒有在修道了!為什麼沒修?沒提升!

為什麼沒提升?沒反省!用「人心」去反省,是反省不出東西來的,

這是內心的問題啊!六祖惠能大師說過:「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咦!大家都耳熟能詳,也是聽到快膩的一句話,

但是這當中,是不是意味著徒兒對這句話已經麻痺了呢?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徒兒,你們現在是不是正在背道而馳?趕緊的回頭是岸吧!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徒兒要好好的修修自己啊!

若能夠真正的「念念自淨其心」,這修道才「得力」啊!

才能夠真正的事半功倍喔!明白嗎?

  為師希望徒兒們修道能夠互相鼓勵、互相肯定,

這樣才有朝氣,這樣才有活力。給自己信心、力量,

為師也會賜予你們信心、力量。只要徒兒有心、只要徒兒願意,

為師也願意牽著你們走,就只怕徒兒不把為師的話給牢記。

  今天,為師所說的這一番話,並不只是對你們說。

凡是想要修道的人,甚至於點傳師,

想要修道的人,都得好好的參悟為師今天所說的話,

警惕自己、勉勵自己、提醒自己、督促自己。

咱們要腳踏實地的精進自己,修己渡人。

  人各有優點,不用去羨慕。

咱們修道是「見賢思齊」,而不是「見緊思擠」。

修道要有正確觀念,要有正知、正見、正念、正行,

最重要的,要珍惜自己的優點,不要再摧殘自己的信心了!好嗎?

  路,要去走,才能夠到達。

「坎坷的路,要靠自己去填平;」

「崎嶇的路,要靠自己去應變;」

「考驗來臨,要自己去琢磨;」

「困難的事,是要驗爾們的智慧。」

  所以,徒兒!別再停頓了!一心了愿去吧!好不好?

  為師就不再多說,能夠體師之心,奮勇修辦,

這才是為師貼心的好徒兒。徒兒要加油,要再接再厲。

  日暮西山啦!別再貪戀、貪玩、貪享受,

該是要整好裝備,走向回家路的時候了!

為師也會一路上陪伴你們。徒兒們,這一路走的,可得要保重啊!

咱們要有自智之明,要潔身自愛。

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莊敬自強」。

別再分心、恍了神,一步錯、,步步錯,再回頭,已百年身。

到那時才來後悔,就真的來不及了。

  徒兒,也別怕別人的嘲笑,怕別人瞧不起。

為什麼我們怕別人對我們的眼光和看法呢?

那是因為我們,把「假」的當「真」!難怪,愈修愈鬱卒;

愈修愈煩惱;愈修愈走不出來!

  雖然先天上每個人條件都有不足,但是只要後天肯努力,

為師相信徒兒們一定能夠戰勝自己、突破自己,

這才是真正的勇者!好嗎?

  最後,為師交代,畢班的時候,一人給一個果,

當然糖也是不能少。給果,是要勉勵徒兒,而不是吃吃就算了!

給自己一番期許,將來回去理天也要有緣、也有份。

  不要辜負了,仙佛一番慈悲心意,

爾們,前人的慈德護佑,以及有那麼多前賢的栽培厚愛!

  徒兒!要好好的報恩了愿,別再糊塗下去了。

接下來的課,聽了要振作自己,別再打盹了,

佛規該遵守也得遵守,

剛才為師可聽到了許多的聲音哪!(手機聲)

你們自己知道是什麼,「自律」要有,好嗎?

  那為師先辭

母駕 回理天 徒兒好自保重珍重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佛恩師慈訓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歲次己丑 十二月十二日農曆十月廿六日

修心 修什麼  修簡單心 不染著

    盡心 盡什麼  盡其在我 福慧修

    講課 講什麼  講求根本 體悟說

    辦道 辦什麼  辦中修正 意身口

    渡人 渡什麼  渡己惡習 德攝受

    精進 精什麼  精神一貫 自律有

     吾乃

  爾師濟公  今奉

母命 附至塵東  已恭參

母容 再問一聲  傻徒否平安

  悲歡離合任隨緣瀟灑 擦乾淚再重新出發

  酸甜苦辣歷成長覺發 振脊樑再邁開步伐

  讓那秋雲隨風飄 濟公徒兒心胸闊達

  雖然偶有心傷亂如麻 有師陪伴徒兒不要怕

  攜手互牽拉 無你我他 分別對待放下

  讓溫情遍滿塵沙 處處是慈悲喜捨菩薩

  攜手互牽拉 修辦道呀 同心法舟來駕

  息妄掃嗔修寶塔 願徒兒各個幸福添加

   調寄:城裡的月光 語寄:願徒兒幸福添加

徒兒當知:

  一步一腳印 何來考折磨

  心性若不修 無功苦死受

  爾們算砥柱 亦算堪中流

  上天一法器 乘愿化九州

  順逆智慧謀 隨緣不忮求

  虛心否受教 我執惹災禍

  為法否忘軀 自私空結果

  光圖表面作 惑業怎轉撥

  此時天不容 魚目混珠有

  天時催逼迫 急得師焦愁

  道真冤孽緊 善惡分兩頭

  徒兒再矇矓 末劫一併收

  覺醒再覺醒 力爭向上游

  一勁參天秀 忍辱含和修

  跌倒勿餒縮 孤寂煉真佛

  重拾初衷走 徒兒們加油

  好嗎?

【活佛師臨壇白話訓】

  為師來問一問徒兒:徒兒來開法會是為了什麼啊?

是想要精進的充實自己?要讓身心更安頓?還是來這應付點傳師?

有來就好,有個交代;應付自己,也應付仙佛嗎?

  徒兒,修道是不是為了自己的性命大事啊?

不管是來開法會,還是參與佛堂的各種班程,為師來問啊!

徒兒聽了那麼多的道理,是為了什麼?分析別人的過錯更加的精闢?

還是努力反省找出自己的過錯啊?

  常言「修道修心」,這大家眾所皆知,而

且能夠朗朗上口的一句話,但是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用心的去體會?

修辦這一路來無論是修道時間的長短,還是對道場的付出與用心,

想想看為什麼這些年來的修道結果,

卻是和沒有修道的凡夫俗子沒有兩樣?為師問啊!

  徒兒,脾氣真的改了嗎?心量真的大了嗎?

計較不平真的去除了嗎?真的認理實修了嗎?

真的虛心受教了嗎?真的事事反求諸己了嗎?

  如果這些都沒有改,豈不是「整欉好好(台語)」。

我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努力在修辦道上,

到最後的結果,卻是回到原點,徒兒,你說,這樣值得嗎?

一、修道最怕的就是「應付自己」

  不是將來回去跟 老母娘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修到最後,讓人看笑話,瞎胡鬧一場!

枉費仙佛的慈悲、辜負前人的德恩,

就連前賢們的用心良苦栽培,徒兒都不把它當成一回事,

這將來如何能夠真正的歸根復命,達本還源呢?

  為師問:修道會不會愈修愈累啊?會不會愈修,負擔愈重?

這是一個問題啊!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心啦

  我們的心不再檢討自己、省察自己,

而是不斷的在「人」、「我」上計較,

執著功德、分別對待、驕傲、嗔恨、嫉妒。

不斷的在「人」、「我」上打轉,不停的磨擦,擦出惱怒的火花。

這樣修道怎麼能夠歡喜自在、安頓身心?怎麼能夠愈修愈快樂呢?

  徒兒都是講歸講、做歸做,言行不一,表裡不合!

難怪,一點「提升」也沒有!一點「涵養」也沒有!

一點「謙恭」也沒有!一點「長進」也沒有!

一點「豁達」也沒有!一點「穩重」也沒有!

什麼都沒有成長!

徒兒憑什麼,想替為師分擔、分憂、分勞?

又憑什麼,要讓千萬人了脫這苦海汪洋?

憑什麼,要讓千萬人的九玄七祖一起沾光?

二、修道最怕的就是「光說不練」、「虛心假意」

  心一虛,「業」纏;意一假,「魔」入。

徒兒再不痛下決心、回心轉意,天時還很早嗎?

還要躲在為師的保護傘下多久?

再不好好的擔當起我們的天職責任,

緊握金線、修己了愿,就真的是來不及啦!

  我們別說那麼遙遠,那是上天的事。就說說咱們自個兒吧!

不知道自己的業力什麼時候討上門來,

將來我們又憑什麼要和業力將功抵罪?

徒兒,受了道場那麼多的恩,

長大了是不是就該要懂事一點呢?

  受了那麼多的恩,就得要發揮所能,

善用所長的讓千萬人沐浴在天恩的浩蕩,

你們大家願意嗎?(願意)既然願意,

咱們就得要「吃苦了苦,受了氣,也不怨天尤人喔!」記住這句話!

「講課講什麼?講求根本體悟說」

  沒體悟,再怎麼講,也講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

為師問你們:什麼叫做「懂事」?是去懂一些「是非」,

然後「搞一些人事」、「影響道場的和諧」、「破壞佛規的禮節,

讓許多人對道失去信心、斷離金線」,是嗎?(不是)

  還好,徒兒還懂得分辨是非,

想想看我們從以前的渾渾噩噩,到今天的擔任天職,

在這個過程當中,

我們學了許多做人處世應該要有的修養以及應對進退的拿捏,

也聽了很多的道理,建立了人生正確的價值觀。

  但是這時候,徒兒會不會覺得:

我長大了,翅膀變硬了,就開始自以為是,自用自專?

看點傳師無能、講師油條、壇主不擔當、辦事人員不精進、

一般道親什麼都不懂,就瞧不起他們,

就用「自以為是對的」那一套去做、去修、去改、去辦。

完全不把前賢放在眼裡,就是不把為師放在心裡!

不跟人家配合、不跟人家溝通,不跟人家妥協,

成為道場上的一個頭痛人物。

影響道場的清淨、影響道務的運作,

影響道親對道的信心和熱忱。

  徒兒啊!

咱們修道是要成為千古的罪人,還是萬代的聖人呢?

咱們修道的決心是什麼?

是「一世修,一世成」;

而不是「一世修,萬世沉」,「沉淪」的「沉」啊!

三、修道最怕什麼?自以為自己很行,很有能力!

  對於那些反應慢、學習差、糊塗的人,

就在一旁冷笑,看他們笑話,看他們出糗,一點同理心也沒有。

有一句話說「有才無德,易招魔。

孔夫子也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意思是說,一個人有像周公那樣好的才能,但是,

假使他犯了「恃才傲物」、「心量狹窄、自私自利」的雙重毛病,

即使他還有其它的能力才華,也不值得一看啊!

為什麼?因為在「根本」上,就已經「缺德」了!

  徒兒,你們個個都是護道先鋒,

培「德業」是我們修道人的第二生命,

更是一輩子所必須該做的功課。

德若不培,難顯道尊;德若不培,難擔大任;

  德若不培,難轉命運;德若不培,難改氣質;

  德若不培,難轉法輪;德若不培,難登聖域;

  德若不培,難回理庭;德若不培,隨業沉淪。

  上自點傳師,下至一般道親,凡是想要修道的人,

都得「時刻培德」,涵育每一個當下「身、口、意」的清明。

  這重不重要?

遇到了事情,我們的「奇摩子(台語)」就會不好,

所以說,這樣能清明嗎?道在哪裡?

日常生活當中,處處是道場,是不是這樣?既然如此,

為什麼,一句話,就可以讓我們難過沮喪、火冒三丈?

為什麼,一件事情,就可以讓我們斷信生疑、怨恨惱怒?

為什麼,一個念頭,就可以讓我們是非顛倒、固執不通?

  這就是因為徒兒修道,老是為自己找一大堆的藉口,

不能下很大的決心找出自己的過錯。

 為師一來就問徒兒,我們為什麼要聽課?

聽課,是要找出自己的問題,這就是「反省」。

「細節」反省,容易不容易?(不容易)

我們承認過錯的當中,心就會愈清。就是因為我們都不承認啊!

心愈清,就能夠找出自己更多的問題。

  但是人往往都是怎麼樣啊?一口咬定,都是別人的錯!

都是別人的問題!都是別人的不負責任!都是別人的不小心!

都是別人的沒修養!都是別人的太雞婆!

完全跟自己絕緣,沒有關係。

  有了這樣的想法,就是起了一種「嗔心」,

我今天會落到這個地步,都是前賢害的!都是道場害的!

不檢視自己,一昧的批評、沮喪,這也是一種「驕慢、愚昧」啊!

  徒兒,我們還不反省自己,還在怪罪別人,

要修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回去呀?

  為師問,「修道的功夫」是什麼?「反省」!

而「反省的基礎」就是「不要騙自己」。你們是不是常常在騙自己呀?

就算有「再高的地位」、「再好的能力」、「再多的經驗」,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什麼?我們的「智慧」是否能夠發露出來!

遇到了事情,第一時間出來應的,是「智慧」,

不是情緒、面子。是「智慧」、「道心」用事。

就不會繼續從「業」上去走。

  徒兒都知道,咱們修道是希望能夠為自己多「了」一些冤業;

但是,反觀自己的「身、口、意」,

是否能夠真正的為我們消冤解孽?

多行功立德、廣結善緣,能夠減少惡業發生的頻率。

但是徒兒,我們是真的在「行功立德」,還是在「行攻利得」?

如果我們修道總是

「專攻人家的弱點、缺點」、

「專攻一些是非八卦」、

「專攻感應、術流動靜」。

要不,就是只做表面,

「希望得到前賢的認同,得到前賢的重視,

得到人家的讚美,得到人家的掌聲,

得到重要的職務,得到人家的肯定…」。

修道的目標方向錯了,

那為師也可毫不諱言的說,在

道場一輩子,卻是「苦死無成」,

這是我們大家要戒慎恐懼的。

四、修道最怕什麼?「漸變」

  不知不覺的在變啊!沒有一顆「察覺」的心。

懺悔了,又犯,有沒有用?

地位高、能力強、道齡高,經典體悟深,

但是往往最容易變啊!

我希望人家聽我的,人家不聽我的,我就不高興。

他來了,我行功了愿的機會就少,就找他的毛病批評他,

怕別人比我還出鋒頭,就打壓他,誤人子弟、埋沒人才。

要不然呢?就喜歡標榜自己的能力,

自己講得很高興,人家卻聽得好煩,

這是什麼?驕傲!

  要不,就是做錯了事,找謊言來交代,

把責任推給別人,找一個替死鬼。

要不就是分你是你、我是我,

這樣分別心、對待心未免也太重了吧!

徒兒,大家都是一母之子、一師之徒,

更是同一個前人的後學,有什麼好分、有什麼好計較?

如果這些重大的過錯、毛病再不改,

將來回去關「天牢」,要不,就是打入「無間地獄」,

這難道是我們所希望的嗎?

不希望,徒兒就得要從根本處趕緊的修修自己啊!

  咱們是「承上啟下」的橋樑,更是「尊師重道」的榜樣。

前賢交代於我們一些事,咱們一心全力以赴去做,

如果這其中又參雜著個人的偏見、傲慢、執著在裡頭,

這一念之差,即墜深淵,

這一念之差,不知又要誤了多少眾生的慧命。

  所以徒兒,我們修道,

是要「看重自己」,而不是「標榜自己」;

是要「自信」,而不是要「自負、自傲」;

是要「謙卑、涵養」,而不是要「矯柔造作」;

是要「精進」的鞭策自己,而不是「柔軟」的放棄自己。

  如果徒兒,修道真能夠「樂天知命」,那就理應當「樂道不疲」。

  就是因為徒兒,

知了命,卻又不甘願、不接受;

立了命,卻不恆久,斷斷續續。

難怪呀!愈修,愈累;愈修,愈無力;愈修,愈吃力!

  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於誰?自己。

因為我們不能夠認性為我、認理為真。

把這個「假」的,給認「真」了!

  該面對的,就拿出我們的「勇氣」來面對。

光有「勇氣」還不夠,還要有「慈悲」、「智慧」才能夠克服難關

善了每一次不好的因緣,咱們要一世修、一世成,徒兒就得要加油!

  沒有大決心、大志向、大智、大仁、大勇,

如何能夠大死大活一番呢?

  有一句話說:「萬緣一生,業緣聚集。」

要知道世人為什麼永墜六道輪迴之中,

就是因為這個世情、親情、感情用得太深、看得太重,而無法自拔。

徒兒想想看啊!用這樣的心能夠修辦道嗎?

所以聖人才說:「煉透世情,才是修行。」什麼意思?

就是徒兒身在這紅塵之中,

每天所接觸的都是凡塵事、凡間事,

而一個修道人,能夠在此塵緣中看開、放下,

更進一步的藉境煉心、藉凡修聖

修的脫胎換骨,一塵不染,這就是修行。

  徒兒,真正的道心,是不著「人情」的,

不會因為世相的變化而有所動搖。

要知道,天底下沒有難丟、難捨的事情,只有能不能看淡的問題,

咱們修道人清心寡欲,何來的煩惱、何來改不了、放不下?

  時間不多了,徒兒要快馬加鞭的趕上臨門一腳啊!

好不好?(好),徒兒大家先請坐下來。

讓你們坐,就得要坐有坐相,別東倒西歪的,自律自己。

  試問,一個人最大的失敗原因是什麼?

就是對於自己的能力不敢充份信任,

甚至於會認為自己一定失敗、做不好、講不好。

其實一念之間,能不能夠做得到,是不是就在我們的念頭,

一念之間而已,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

成道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能力」,而是「熱忱」

  成道的古聖先賢都是一心一意投入修辦的人。

但是,徒兒,也得要認知,

「修」,不只是在道場修;

「辦」,不只是在佛堂辦;

「道」,在日常生活當中。

「是真佛,只論家常」,處處是道場,在二六時刻。

不管是在家庭、在職場、在學校、在社會,

徒兒能夠「佛心」作用,「道心」運用,「天心」展用

那為師相信,徒兒們的人生,一定能夠過得安穩踏實。

  那你們有安穩踏實嗎?(沒有)

這是不是就是我們的問題啦?

修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為,好,還要更好;棒,還要更棒!

如果因此修道而自我滿足,停止了腳步,當心「不進則退」。

修道,不是要去和人家比,人比人,氣死人啊!

贏了別人,而卻輸了自己,這才不是一個真正修道的人。

修道,是要一次又一次的戰勝自己、突破自己、克服障礙,

才能夠真正的體會到自我成長的喜悅,

以及更上一層樓的成就感。

  「更上一層樓」是修道人力爭向上、精進修辦的具體目標。

人啊!不能與人比,要與自己比,與自己的過去比,

才能激發潛力、增添智慧,日日有所長、日日有所增進,

日久是不是就見功夫?尤其現在是萬教齊發、百家爭鳴的時代。

徒兒啊!要穩住信心,穩住我們修辦的方向,最重要的是什麼?

多用點心涵養自己,充實自己吧!

再不充實涵養自己,我們如何能夠跟得上這個時代腳步呢?

咱們要以不變應萬變啊!

  修道路長不長?就像是一列火車一樣,是不是?

有多少的眾生等待著你們去接引,

我們也曾經被接引過啊!所以我們也得要去接引別人,

就像為師沒有放棄過徒兒一樣。

徒兒,你們也別放棄自己、放棄別人,好不好?

第一點「修心」,修什麼?修「簡單心」,不染著。

  咱們修道是不是要改毛病、去脾氣?

要知道積羽能沉舟,滴水能穿石,

繩鋸能斷木,蟻穴尚有潰堤之患。

  徒兒,不要認為,小小的習性,沒關係!

不要認為,自己的稟性,有在改!

積少成多的話,是會障我們修道、斷我們慧命的!

我們還能夠再苟且下去嗎?

  「修心」是要修回我們一顆「赤子之心」,

在複雜的環境中,保有一顆「簡單心」。

什麼叫「簡單心」啊?就是在我們的臉上,從來沒看到生氣,

在我們心裡,從來沒有一點介意的念頭。

徒兒,要是修道,能修到如此,「才算是有點功夫」啊!

  為什麼能夠「不生氣」?懂得懺悔、感恩、常懷歡喜心。

  為什麼能夠「不介意」?心量寬大、懂得寬恕、包容。

  那這時候就該要問一問自己啦!我們是不是「常常生氣」?

是不是常常有許多「介意」的念頭?這就是「徒兒修道都還不及格」!

還不痛下決心改變自己,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第二點,「盡心」,盡什麼?「盡其在我,福慧修」。

  我們修道「盡心」是為了什麼?贏過別人?強過別人?

展現自己的能力?處處和人作對?心中還有分別?做事還在計較?

台上講一套,台下亂七八糟?這將來如何能夠報天恩、了己愿呢?

  徒兒,我們「修辦道盡心」,

是為了「自己的生死大事,也願天下眾生能離苦得樂」。

所以,我們要忍人所不能忍者,行人所不能行者。

  所以,我們要吃苦了苦,受了悶氣,也不怨天尤人。

要知,「任勞」而不「任怨」,無「德」;

「任怨」而不「任勞」,無「功」。

  時時警惕自己,為師可不希望徒兒修道修到最後,

卻只剩下這四個字:「無功無德」。

第三點,講課講什麼?「講求根本--體悟說!」

  所謂「打鐵不離砧,講道不離自性。」

用「人心」所講出來的,是「知識」;

用「自性」所講出來的,是「體悟」。

  「體悟」接近「道」,好比「人生真諦」,所講的是感受。

「道之尊貴」,所講的是感受,但是感受總不能一樣吧!

冷飯炒來炒去,就連你下一句話要講什麼,人家都能答得上來,

所以徒兒要砥礪自己,時時要自我提昇。

  體悟能夠觸動人心,知識人家聽一次就不想再聽了,

既然如此,體悟是怎麼來的?體悟是從修辦道當中的歷煉,

以及反省改過的功夫所得來的。

這時候,我們就得要反問自己了。

徒兒,我們修道有沒有體悟啊?寥寥無幾,

你瞧,一天過一天,發生了事情,也不從心性上去做反省做調整,

每天渾渾噩噩,也不充實自己、精進自己、鞭策自己。

這豈不就成了「吃了米(台語)」的修道人,

愧對 上天賦予你們的天職,修道對我們的生命一點幫助都沒有,

徒兒如何能夠了愿還鄉,我們大家都知道,「愿不能了,難把鄉還。」

這句話印在心上,時時刻刻督促自己。

第四點,「辬道」辦什麼?「辦中修正--意身口」!

  徒兒,你們在「辦道」,還是在「辦事」?

辦事,辦完了,就沒事!有了缺欠不足,也不檢討改進!

你瞧,「每一次都缺欠」、「每一次都不足」、「每一次都不圓滿」,

這就是「不長進」,破車擋路!

咱們是要在辦道的過程當中,去發現自己的習性所在,

這才是修道的最佳機緣啊!

情緒不好,感受到「人心」一起,就得要趕緊把它給降伏,

發現自己煩躁,「一煩躁,就反省」;「一計較,就反省」;

「一執著,就反省」;「一對待,就又省」;「一自以為是,就反省」。

反省自己改變,改變了就得到體會啊!這樣的修道才「得力」啊!

  「修道得力」,在辦道處理事情的過程當中,就會更加的細心、

圓滿,如此才能夠真正的引導自己走上一條「解脫的路」啊!

所以徒兒,反觀自己,我們是不是真正的走在一條「解脫路」呢?

不要給為師答案,爾們自個兒心裡有數。

第五點,「渡人」渡什麼?「渡己惡習德攝受」。

  徒兒,我們只渡人,而不渡己,很容易就被人家給渡去。

修道不是只求天天聽道理,而是在聽聞的當下,印在自己的心上,

在日常生活當中實踐出來。

渡化眾生,也不是叫你天天老往外去跑,而是渡化當下,

徒兒是否有迴光返照,也順道渡化自己眾生呢?

爾們大家都是 上天的人才,但是,要成材,就得要「以身示道」啊!

天不言、地不語,修道人言語行為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

人家會說:「這個道好!」不用多說什麼,自然會跟你修去。

那徒兒做不好的話呢?是既修行,又謗佛,謗什麼佛啊?

就是謗爾們自個兒的「自性佛」。你瞧,第一,就不敬仙佛,

往後的修道路就很容易入旁門、半途而廢,豈可不慎乎!

  道,超乎言語,最重要的是如何來「培德」,

咱們要「以德服人」、「以德化人」、「以德報怨」,

最重要的是要「以德報恩」。朝著「修真行正」去做,

別忘了「修真行正,萬教歸一」。

第六點,「精進」精什麼?「精神一貫自律有」!

  什麼叫作「自律」?(…)好!一個都答不上來,

可見得徒兒平常都沒有管理、約束自己。

散慢慣了,是不是就覺得,

「修道」麻煩、「辦道」麻煩、「佛規」麻煩、「禮節」麻煩、

「來佛堂」麻煩、「講課」麻煩、「值班」麻煩、「打掃」麻煩、

「獻供排班」麻煩、連「穿個制服」都嫌麻煩了,

就連「參辭駕」也麻煩!

  徒兒,為什麼我們無法精進?下面不是告訴你們了嗎?

「沒精神」,為什麼沒精神?就像你們現在有的開始已經沒精神了!

為什麼「沒精神」?因為「沒志氣」;

為什麼「沒志氣」,因為「自暴自棄」!

  為師有放棄過你們嗎?

如果放棄了,為師今天也不會來,也不會講如此重的話。

徒兒啊!該要振作自己,別再放棄自己了!

修道是要在人群當中去修,而當我們走入人群中時,

又忘了「自律」的功夫,這豈不是和凡夫俗子沒兩樣嗎?

  看到外在的不圓滿,也就是反射出我們心性上的不圓滿,

這時候我們就得趕緊地把心給靜下來,反求諸己。

一個想要修道的人,要懂得自己管理自己,

無論身在何處、做任何事,都不會被環境遭遇所左右。

那為師問:「管理自己,是管理什麼?」

就是不要讓那僅存的一點「道心」,又讓它恢復為「人心」了!

  總之,徒兒修道要「有始有終」。

「知而不學」,為「無緣」;「學而不實」,為「無份」。

  為師別無所求,只希望徒兒來大家能夠有緣又有份,

因此踏實一點、老實一點修辦道好不好啊?(好)

  以上這六點,徒兒時常拿來勉勵自己、砥礪自己。

其實為師看,有時候徒兒都是自己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唉呀!我這件事沒有做好,課沒有講好,前賢一定認為我能力差!」

諸如此類的。徒兒啊!你們在辦道、學講課當中,

要試著讓自己的心回到原點,回到出發心那一點,

不管是扮演什麼樣的職責、角色,

我們為的都是眾生,只求付出,不求任何的回報,

只是每一個人的動作、方法、角度不同而已,只要能夠抓住那一點,

不管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擔任什麼樣的職務、講什麼樣的課,

一定都能夠盡善盡美。因為最重要的,

我們努力過、充實過、精進過,負責過,不是嗎?

除非這些徒兒都沒有做到,那就另當別論了。

  看重自己也是無形當中的一種助力,

所以我們還能夠放棄自己嗎?還能夠再懷疑自己的能力嗎?

(不能)要記著你們今天回答為師的這句話,「不能」,好不好?

  徒兒,要知道,

人生沒有層層的「困難」,就無法展現其「深度」;

沒有各種的「打擊」,便無法展現其「廣度」

由此可知,「困難」是意志的試金石,

處困難中,才能使人產生智慧,

而一個飽受困難打擊,且能夠耐得住風霜的人,

才能夠展現出他的耐力與火候。

而最好的修行典範是誰啊?最好的修行典範就是爾們的前人

  那徒兒,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這些年來在修辦過程當中,

為什麼我們責任擔不起、愿不能了、心性沒有提升?

我們總是找了一大堆的理由來為自己辨解。

要知道,在「真理」的眼前,沒有「理由」這兩個字;

在「聖佛」的眼前,沒有「困難」這兩個字。

  為什麼我們有理由、有困難?

第一、看不透世間的牽纏

第二、悟不透生死大事

第三、不知道修行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們修道所講求的是什麼呢?

講求的是「根本」,講求的是「德行」。

我們的根若紮的不穩、紮的不深,考驗就越多。

這樣如何要讓千萬人安穩的直上?都自身難保啦!

  徒兒,「內在的反省,是外在行功的基礎」,

我們還要本末倒置多久?君子務本,本立而後道生。

本固枝榮。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徒兒!難道希望自己修個「糊塗道」嗎?(不希望)

咱們就得要從根本處下手,好不好?

咱們要像這佛燈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喔!

  「徒兒再矇矓,末劫一併收」被誰給收去啊?

被爾們的業力、債主給討去!所以「道真冤孽緊」,還不快馬加鞭!

糊裡糊塗!到時候才來求為師,無功無德!還要靠為師多久啊?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懂了嗎?

但是,為師總是看有許多的徒兒,

在佛堂,是一個樣子;出去,又是一個樣子;

在家裡,又是另一個樣子。

  徒兒啊!你們到底有幾張的假面具?

你們把你們自個兒的真面目藏到哪裡去了呢?

我們修辦道是要「言行合一」、「內外一致」,

這樣不言也有莊嚴,不說話也有莊嚴啊!是不是?

徒兒想要精進,不想要墮落,就得要有一種想提升的心。

徒兒有沒有想要提升?人生苦海,吃的苦已經很多了,

如果這時候心還想退縮,那麼,之前所吃的苦豈不是白費了嗎?

五、修道最怕的,就是白來這人世間一趟!

  我們別老是在恩怨情仇裡打轉,

別老是在「是與非」、「對與錯」裡打轉,

大家要合成一氣,趕緊的為三曹大事打轉打轉,這才是智者。

其實只要「各區一團結」、「上下一團結」、「道場一團結」,

自然不就沒事了嗎?

  為什麼道場裡總是有許多的「是非問題」?

因為,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想的、自己做的,都是對的!

「主見太重」、「意見很多」、「不服從」、「沒有團體觀念」、

「不顧大體」。你說,這一盤散沙,能夠辦出個什麼樣的事情來?

徒兒,我們別老是去指責別人,該要修修自己的「內德」了!

  為師也看到很多的人總覺得,為什麼我這個逆境還沒完,

又有另外一個逆境來?我還沒走過,為什麼又來了一個?這

個考驗還沒完,為什麼又有一個考驗來?

  這徒兒就得要檢討自己了,我們的進展太慢了!

第一個問題困難還沒解決,又來了第二個,

這就表示你們的「精進力」不夠了!

「真正的衰退」,不是白髮和皺紋,而是停止了「學習」與「進取」。

徒兒,你怎麼樣看待自己,我們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雖然說,我們修道,不能夠有「傲氣」,但是,

也不能夠沒有「骨氣」,不能夠沒有「志氣」啊!

  有一句話說「修道本無事,自己心擾之。」

但是徒兒,你們是最幸運的一群,當你們有苦的時候,

 上天都會暗中撥轉、暗中點醒,甚至還不忘時時給予你們關照。

只是徒兒有時候會很不在乎,如果修道到這個時候,

我們有一種很不在乎的心,那麼我們之前所努力的就白費了,

前功盡棄,落了個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到那時候才來怨仙佛的不慈悲,是嗎?

我們希望最後的結果是這樣嗎?當然為師也更不希望,

但是,為師看見徒兒一受到了挫折,心就冷,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啊!

人生,誰沒有考驗,兩顆石頭互相敲擊也有聲響,

我們的手碰到石頭也會有痛的感覺。

  但是徒兒,我們不能夠光只想到痛,

要想,為什麼這個石頭會碰到我的手?

我們別老是要求別人要配合我,應該要要求自己,

為什麼我會和他合不來?要求自己,世界才有完美的一天。

「小同」都做不到了!還談什麼「大同世界」的理想呢!

  徒兒,要拿出自個的良心,從根本處去調整自己,

如果我們再混日子、混時間,混到最後業力找上門來,

到那時才來臨時抱佛腳、臨渴掘井,就真的是來不及啦!

別再做表面功夫,也別再跟自己混了,好嗎?

  為師送給你們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這是每一個修道人一句很重要的座右銘,

孔夫也也說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徒兒,你們是哪一種人啊?

在每一個起心動念的當下,便可大事分曉。

佛性的作用,是一顆「覺悟的心」,

常去找出自己的問題,提昇自己的反省能力。

徒兒要想,講課能不能夠幫助我修道?為什麼會越講越沒有東西?

因為沒有在修道了!為什麼沒修?沒提升!

為什麼沒提升?沒反省!用「人心」去反省,是反省不出東西來的,

這是內心的問題啊!六祖惠能大師說過:「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咦!大家都耳熟能詳,也是聽到快膩的一句話,

但是這當中,是不是意味著徒兒對這句話已經麻痺了呢?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徒兒,你們現在是不是正在背道而馳?趕緊的回頭是岸吧!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徒兒要好好的修修自己啊!

若能夠真正的「念念自淨其心」,這修道才「得力」啊!

才能夠真正的事半功倍喔!明白嗎?

  為師希望徒兒們修道能夠互相鼓勵、互相肯定,

這樣才有朝氣,這樣才有活力。給自己信心、力量,

為師也會賜予你們信心、力量。只要徒兒有心、只要徒兒願意,

為師也願意牽著你們走,就只怕徒兒不把為師的話給牢記。

  今天,為師所說的這一番話,並不只是對你們說。

凡是想要修道的人,甚至於點傳師,

想要修道的人,都得好好的參悟為師今天所說的話,

警惕自己、勉勵自己、提醒自己、督促自己。

咱們要腳踏實地的精進自己,修己渡人。

  人各有優點,不用去羨慕。

咱們修道是「見賢思齊」,而不是「見緊思擠」。

修道要有正確觀念,要有正知、正見、正念、正行,

最重要的,要珍惜自己的優點,不要再摧殘自己的信心了!好嗎?

  路,要去走,才能夠到達。

「坎坷的路,要靠自己去填平;」

「崎嶇的路,要靠自己去應變;」

「考驗來臨,要自己去琢磨;」

「困難的事,是要驗爾們的智慧。」

  所以,徒兒!別再停頓了!一心了愿去吧!好不好?

  為師就不再多說,能夠體師之心,奮勇修辦,

這才是為師貼心的好徒兒。徒兒要加油,要再接再厲。

  日暮西山啦!別再貪戀、貪玩、貪享受,

該是要整好裝備,走向回家路的時候了!

為師也會一路上陪伴你們。徒兒們,這一路走的,可得要保重啊!

咱們要有自智之明,要潔身自愛。

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莊敬自強」。

別再分心、恍了神,一步錯、,步步錯,再回頭,已百年身。

到那時才來後悔,就真的來不及了。

  徒兒,也別怕別人的嘲笑,怕別人瞧不起。

為什麼我們怕別人對我們的眼光和看法呢?

那是因為我們,把「假」的當「真」!難怪,愈修愈鬱卒;

愈修愈煩惱;愈修愈走不出來!

  雖然先天上每個人條件都有不足,但是只要後天肯努力,

為師相信徒兒們一定能夠戰勝自己、突破自己,

這才是真正的勇者!好嗎?

  最後,為師交代,畢班的時候,一人給一個果,

當然糖也是不能少。給果,是要勉勵徒兒,而不是吃吃就算了!

給自己一番期許,將來回去理天也要有緣、也有份。

  不要辜負了,仙佛一番慈悲心意,

爾們,前人的慈德護佑,以及有那麼多前賢的栽培厚愛!

  徒兒!要好好的報恩了愿,別再糊塗下去了。

接下來的課,聽了要振作自己,別再打盹了,

佛規該遵守也得遵守,

剛才為師可聽到了許多的聲音哪!(手機聲)

你們自己知道是什麼,「自律」要有,好嗎?

  那為師先辭

母駕 回理天 徒兒好自保重珍重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個做仲介的死後,和上帝喝茶,上帝認為他太能說了,會打擾天堂的幽靜,於是就把他打入了地獄。
剛過了一個星期,閻王就滿頭大汗找上門來說:“上帝呀,趕緊把他弄走吧”。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天亞當問上帝說:『為什麼你把她造得這麼美麗動人??』
上帝說:『那是為了要讓你注意到她!』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室友的多元信仰

2015-01-31

◎Annie L

上了大學以後,發現世上的人無奇不有!我的室友C就是其中一個。

那天,她在做完健檢的路上被三位大姊攔下,「同學,我們要送妳一些禮物!」接著拿出一隻iPhone──不是要送她的,而是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耶穌的功蹟及名言,最後要求C跟著大聲呼喊「Ohh,主耶穌!」三位大姊還問她願不願意一起吃小火鍋?一想到有免費的晚餐,「一鍋可是要價120元呢!」C便心中小鹿亂撞──對於學生來說這可是天價,於是就跟著去了,誰也不知道這一去就踏上了基督教之途!隔天早上,三位大姊再度邀請C共進早餐,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但在用餐完畢後,大姊們便押著C 前往教會受洗!迷迷糊糊的,家中信仰道教的C一天內成了基督徒。

我問C為何不在受洗前拒絕,她說:「我都吃了人家請的小火鍋,又吃了早餐,實在不好意思拒絕她們。」我問她後不後悔,C笑笑地說:「不會啦,受洗一次換來兩頓餐,還滿划算的!」但此後,每天早上六點五十分教會準時CALL IN,C都會衝出宿舍躲在走廊一角跟著喊,「Ohh,主耶穌!」

不過,C的信仰可沒這麼簡單。

有天C在路上遇見了發傳單的學姊,原來是禪學社的宣傳,聽了介紹後的她頗為心動,尤其是最後那句關鍵的話:「現在入會有打五折!」一聽到「五折」,C便傾心不已,「加上我都聽那位學姊講那麼久了,實在不好意思拒絕她。」於是,她立馬付了會費,成為禪學社社員。

每周二晚上,C要和師兄師姊們禪坐,週三晚上,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們團契,週末回家鄉跟著父母拿香拜拜。C同時參加三個宗教組織,但她總說:「我是信仰科學的。」

就這樣C讀完靜思語,隔天就念聖經,我問她有什麼心得,她說,在一夜之間要轉換思維跟信仰,腦袋會一時錯亂,還真有些時候,差點在教會脫口而出「師姊」呢!但她非常隨遇而安,重點是禪學社辦的小活動總有小禮物可以帶回家,而教會每週的團契有免費自助餐可以吃,C說:「何必跟『好康』過不去呢?」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別找來老爸客串入鏡,非常有心!(圖擷取自《abc》新聞網)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
誰說, 現在的學生, 國文程度不好 ….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個女孩問男孩,為什麼英文是 ABCDEFG 排列的?
男孩回答:因為 A boy can do everything for girls。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