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人會禿頭也是因果病,以下提供因果治病的方式處理掉髮問題的例子。
June的來信自述: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補充說明:

就算修行過程中有所領悟,那也要深入經藏對照佛法正知見,才能避免邪悟

這就是說領悟的內容有可能是不究竟的或錯誤的,楞嚴經中50陰魔境就是這些內容

就是自以為得證聖境而墮入魔障與魔擾之中,般若經中或其他佛經也有敘述,可自行深入了解

解析:為什麼修行反覆,總是無法突破?
在修行的路途上,有些人剛接觸修行很熱血,有的人則是自以為是上等根器、目中無人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無觀世音菩薩~
希望下面文字,能解除眾生的疑惑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辨析: 勿以度鬼为正行?! 明辨正法,破斥[勿以度鬼为正行]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可以補福報的不足 (淨空法師)

《彌陀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少了不行,福德少了也不行,因緣不具足也不行,三個條件湊在一起不簡單。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聞到淨土還得三個條件具足,你這一生才會成就。三個條件不具足,你這一生沒分,沒分要曉得,還要搞六道輪回,那個麻煩就大了。

我們要想超越輪回,在這一生當中這三個根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補!我們在這一生可以補得起來,用什麼方法補?信願持名就把它補起來。

我們真幹,強迫自己聽經聞法、念佛,聽經補善根之不足,念佛補福德之不足。

緣有了,緣現在我們遇到了,你遇到會集本,你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批註,你緣具足了。

遇到,你相不相信?你能不能懂?這是善根。我不能相信,我好好去讀它,遍數讀多了慢慢就相信了,為什麼?道理明白了。佛四十九年講經目的在此地,説明大家斷疑生信,這是經典第一個目標、目的,四十九年講經教學目的在此地。

我們今天多聽、多讀,慢慢相信了,善根補起來。

福德是什麼?一向專念,一向專念是真有福,大福德!前面講得很清楚,不必再修其它功德,這是圓滿功德,你只要肯念佛,什麼功德都圓滿、都具足了,你還要它幹什麼?其它的用不著了。

真正肯念誦《無量壽經》,真正肯念阿彌陀佛名號,就是你天天在修圓滿的功德,真能消業障。

至心,前面講一心念佛,一心裡頭沒有妄念、沒有雜念、沒有懷疑,這樣念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佛不說假話,你天天念,念上幾年,無量劫的這些罪業全都消掉了。

業障消掉的很明顯,為什麼?身體健康,你相貌改了,精神振作起來,這個都是瑞相,眼前的瑞相。

我見過,滿頭白髮的老人,聽我講經他相信了,他認真念佛了,念了二、三年,頭發黑了。非常高興,滿面紅光來看我:頭髮變黑了。可不可能?可能。為什麼?境隨心轉。以前的心不善,現在的心純淨純善,你還有壽命,你壽命還很長,所以你的健康全恢復。不需要用藥物,現在的藥物都有副作用,真的少,假的多,怕上當,盡可能的不用藥物。  

我們用全心全力來調養,頭一個相信自己,自己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

把阿彌陀佛放在自己心裡,把心換掉,換成阿彌陀佛,最健康的,無比殊勝的。

阿彌陀佛在哪裡?《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三輩往生是阿彌陀佛,隨便拈一法,一門深入,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你得到了。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誦經 (夢參老和尚)

你若是讀《普門品》,《普門品》是贊歎觀世音菩薩功德,贊歎觀世音菩薩說,你遇到什麽災難,只要一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能救苦救難。經文上是這樣說,你要知道,念觀世音菩薩要至心,不至心不會來。如果你會修觀的,念《普門品》的時候,你觀想爲什麽觀世音菩薩發這麽大願? 我也要學他,讀誦他過去所作的事情,也就是故事,那就是觀世音菩薩他過去所作的事情。

你讀他,也要學他發願。

誦經的時候,要把“觀”加進去,效果就大,那樣才能斷煩惱。有的道友們曾經這樣問過我說:“誦《普賢行願品》,已經誦了幾千部,每天誦一部的話,我誦了十幾年,但是,一點兒效果都沒有。”我說:“你是怎麽誦的?” 他說:“拿著經本念就是了。”對不對呢? 對。我說:“你所說的效果是要求什麽效果呢? 你最初發的是什麽願?” 在習誦的時候,你得發願,你讀哪一部經,或者讀《地藏經》,或者讀《普門品》、《普賢行願品》,那就隨順地藏菩薩發願讀《地藏經》,你讀《普門品》,就隨著觀世音菩薩發願,讀《普賢行願品》要隨著普賢菩薩發願。

你這樣誦,效果就大了。

你如果能夠瞭解這部經的涵義,誦的時候,要是不起執著,沒有能誦的我,也沒有所誦的經,念經時讀誦,你的心跟經結成一體,你的心跟觀世音菩薩結成一體,你讀哪一部經,就跟哪一位菩薩結爲一體,那就叫入了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就是你讀經的一個方式。

讀完了經,一定要回向。開始讀的時候要發願,讀完了要回向,過程一定得做,這就叫修行。

你讀經,就是在這兒行菩薩道! 就是修行! 我自己坐在那兒念,我怎麽行菩薩道呢?你讀經的讀誦功德,加持回向給一切衆生,特別是三惡道的衆生,你發願希望菩薩加持,度脫它們,免除它們的災難。回向的意思,就是把我們心裏的力量,我們所作事業的力量,所得的報酬,都拿去給他們。像我們打工,把打工賺來的錢,供養三寶。完了,看見窮苦的衆生,佈施給他,這種功德是很大的。但是,你不知道在讀誦經的時候也如是,你所得到的報酬就是菩薩加被你,三寶加持你。希望三寶加持一切衆生,無論有緣、無緣,這樣你在讀誦的時候,才能斷煩惱。

習誦的時候,能夠除滅煩惱,得到無上智。否則的話,你照著經文,只念那個字,你是得不到的,讀的時候、念的時候,要加上觀想力,這樣才能夠得到無上智。因爲大家修定的少,念《藥師經》是爲了消災免難,減除痛苦,使我身心健康不害病,乃至於已經有病了,使他除愈,菩薩加被除愈。你讀《藥師經》也得會讀,同時你在讀的時候,隨經文的意思入觀,定跟慧兩者是相結合在一起的。你在讀的時候,如果沒有雜亂心,你讀讀會入定的。這可不是睡覺,讀到昏沉也像入定一樣,那就混淆了。

所謂入定的意思,例如你讀《華嚴經》,你會入到華嚴境界。

過去有位老和尚就是這樣,他是在定中讀,速度很快,怎麽樣快呢? 他是從天王殿到大殿的路上就讀了一部《華嚴經》。大家知道《華嚴經》有八十卷,他才走那麽一兩百步,就讀完一部《華嚴經》,他是在定中讀的! 要普遍的讀,那就是一即一切。後來侍者提出問題,不相信他,就找了八十個人,一人拿一卷,八十個人聽著他讀經,拿第一卷聽到他讀一卷,拿八十卷聽到讀八十卷,他就讀好了。

我們雖然還不到這種定力,但是我們可以從初淺的作起,你讀《地藏經》,讀到哪一品,就觀想哪一品,知道這一品是什麽意思,要懂得意思再去讀,效果更好一點。

乃至於讀經的時候,不要把瑣碎的事情都擱在腦子裏頭。讀經的時候,不要打妄想,你很忙亂的時候,就坐在那兒讀經,讀一讀就睡著了。這個情況也有,讀一讀,打妄想、昏沉,不知道讀到哪裏了。修定不許掉舉,不許昏沉,讀經也是這樣,不能掉舉,也不能昏沉。你要是掉舉,這一部經看的是很少,你會讀很長的時間也讀不完,讀一讀,會生厭煩的,要是碰見一部長的經,你更是讀不下去。這些是要防犯的過患,才能得到一切智。

讀經就是修慧,也是修福。

金剛經》講般若空義,讀《金剛經》,福德之大,超過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供養,比那個佈施的功德都大,這就是福。而且能用、能得到慧,那就是慧。

福慧雙修,才可以得到般若智。

經文當中好像沒有說修法,其實每部經都告訴我們方法,你得修習,習的時候就是學,你這樣的讀才能夠得到受用。佛令這一切的衆生,要是有大乘根機的,專門修大乘的,讓他習讀誦大乘,不但自己去習、去讀,也勸別人去習去讀。這樣子就能夠得到無上智慧,也因爲讀大乘經典,回向給一切衆生,除一切苦,可以消除衆生所有的苦難。

你自己讀,讓一切衆生也讀,令他們趣入無畏城。

“無畏城”,成了佛之後,有四無所畏,畏是畏懼的,我們現在懼怕的情形很多。有很多道友讀《地藏經》,感應不同,或者看見鬼神,或者發冷,這並不是壞現象。這個時候你都要問一問,這是他有畏懼,不敢再讀經。本來讀經是消除畏懼的,但是他有了畏懼,由讀經而感受畏懼,這種情況很多。

不只是《地藏經》,讀別的經也會有,你要先明瞭,讀誦大乘經,就有護法護持,怎麽會有這種恐怖感呢? 本來讀經的時候,能夠趣向無畏,趣向沒恐怖。

佛的四無畏是一切智無畏,障道無所畏。你修道的時候,說清楚那些障道法。在說的時候,無所畏。只有佛才能說清楚一切的障道法,你要修道,有些障道必須跟你說清楚。說的時候,無所畏懼。還有,漏盡無畏。漏盡,就是再不漏落三界的意思,乃至不漏落一切衆生,使他永遠都得到解脫。第四是盡苦道無畏,說盡苦道無所畏懼,說的時候無畏懼,因爲佛的智慧能夠知道。

這是求大乘的,求大乘的要想入佛智,達到佛的境界,除一切衆生苦,在讀誦大乘經典的時候,就能得到這些利益,這跟前面求利益、得定的時候是一樣的。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畜道輪回記之白陽弟子的警惕
序文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善人講病 案例對照表(有病的 可以對照一下看看)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貫道-發一崇德-道真理真天命真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94449103912775.93265.111470745543947&type=3

一貫道-發一崇德-畜道輪迴記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施食的時候,如何發願回向? ~ 華嚴經 (請點擊鏈接)

老實修行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